新闻中心

康养中心未来会怎样发展

未来十年,我国康养产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以及人口和劳动力结构都出现了重要变化,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劳动人口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未来十年,老龄人口仍会不断增长,康养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

01


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未来十年,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为基础数据,设定数据模型,对未来10年,2019年-2028年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呈现近三年增速快速下降,紧接着在2022年迎来老龄增长的拐点,自2022年开始,我国进入老龄人口持续高速增长时期,其增长数量将远超过2013-2018年的增长速度。

2、过去五年经济和消费能力发展情况。2013年至2018年,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0%,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间,同时也是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的时期,2017年增长6.8%,2018年增长6.6%,2019年上半年增长6.3%,经济增长速度趋缓,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表明消费能力的同步增长。虽然未来十年,经济增长不会像前五年那样高速,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品质的服务,这将给康养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3、中等收入人群增加带来的发展机遇。目前,大部分康养项目的定位,多数是以中等以上收入人群为目标客群,所以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将对这些康养项目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们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大概有4亿人,还有10亿左右的人口他们的收入水平低于这个标准。如果这个群体达到8-9亿,这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这也是未来康养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4、人口基数大,将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我们人口多、市场大,这对商业模式的形成非常重要。全球的互联网公司排在前十位的只来自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中国。很重要的原因,人口多、市场大,它有利于形成商业模式,比如说某一个养老产品只有1%的人是你的用户,在中国就有100-200万人,每人每年1万元,就能形成一家100-200亿规模的公司,这样容易形成规模经济,这个业务模式就能够转得起来。

02

消费性服务成为主导

由服务性消费和生产性服务业构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消费结构升级所带动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的主导产业。

服务性消费主要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养老、旅游等,已进入快速生长期。从全国来讲,现在服务性消费的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在一线城市已经超过了一半。康养作为服务性消费的重要内容,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但目前为止,养老多数时间,还是作为民生事业来发展,在产业发展方向支持政策非常少,今年国家发改委推动的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是最大的一个支持养老企业发展的政策,但一年仅14亿,相比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人均不足10元。期待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将养老服务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包括土地、税收、金融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同时需要针对养老产业的发展,降低基础制度性成本。

明岸(广州)企业形象策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全面性企业,以独特精准的规划设计服务,在乡村振兴,康养中心设计,旧村改造、主题公园、主题广场、科技馆、党史馆等多领域赢得客户认可,并在平级单位推广传播。 多年来,业绩非凡。所承接并完成的各类大、中、小型工程受到了业主的好评,在市场赢得良好的信誉。 公司体制完整、部门齐全,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后期服务有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科”。

康养服务消费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1、养老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具体支持政策;2、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消费支付体系,并着手培育市场对高品质养老服务的消费习惯;3、要放宽准入、鼓励竞争,对各类企业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而不是鼓励央企、国企等国有资源过多参与提供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国家资源和公共资源应优先用于保障兜底的养老服务和重点支持民生福祉的养老事业的发展,而将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更多的交由社会和市场来提供,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养老事业发展的投入和服务质量,又能够快速发展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业的养老服务新格局。